严格来讲,按摩手法有数十种之多,但归纳起来,常用手法主要有下面介绍的按、摩、推、拿等八种。实际操作时,这些手法常常要相互配合使用,灵活掌握,来适用于各个部位的不同需要。
自我按摩要点
按摩的力度要适中
按摩应以略有酸胀感,感觉舒服、可以承受的力度为基准。过度拍打或揉压出现酸痛的部位,容易适得其反。特别是按摩脸部、颈部、胸部等较敏感部位时,采用逐渐加入刺激的按压手法,可以有效促进血液循环。
用温热的手做按摩
用凉手按摩,身体会变得紧张,无法充分传递按摩效果。按摩前要搓热双掌,直至将手掌放在脸部时能够感到温热。温暖的双手可以将气血传达到穴位,加强效果。
涂抹适宜的润滑剂
按摩时为了避免过度刺激皮肤,可以选用一些润滑剂,如爽身粉、按摩膏、凡士林油等,涂在皮肤上,然后进行按摩。如果按摩品的油润度不够,容易拉扯皮肤,会形成小细纹。如质地过于油腻,则易堵塞毛孔。所以应选择质地清爽、易于推展,同时具有多种滋养成分的产品。
1、按法:
适用于肩背部、腰臀部、胸腹部、四肢部
基本手法
按摩时主要用整个手掌、肘尖或用指端按压穴位,且停留时间相对较长,用力方向垂直向下。
操作要领
1.按压方向垂直向下。
2.按压操作时,一定要注意在呼气时逐渐加大力度,在吸气时缓慢减轻力度。
3.按压时用力要由轻到重,稳而持续,不可用猛力。按法结束时也宜缓慢地减轻压力。按法用力大小应根据被按摩者的体质、施术部位、病情等加以综合考虑。例如按摩胸腹部,老人、儿童要用力轻柔;按摩腰背部,青壮年用力可以适当重一些。
4.用指端进行按压时,用力要轻柔;用掌心、肘尖按压时用力可以适当加大。
2、拿法:
适用部位:颈项、肩、四肢和头部。
基本手法:
拇指和其余四指相对用力,作用于一定部位,进行有节律地提捏,常配合其他手法,用于颈、肩、四肢部。
操作要领:
⑴前臂放松,手掌空虚。
⑵捏拿时,方向与肌腹垂直,以掌指关节运动为主,指间关节不动。
⑶动作连贯,用力由轻到重。
3、摩法
适用于全身各部,重点用于胸胁、脘腹部、背腰部及各关节部。
摩法是最常用基本手法之一。
基本手法:
就是用手掌面或食指、中指、无名指并拢的指腹或掌指关节部分,附着于体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,以腕关节连同前臂做环形移动摩擦,着力面按顺、逆时针方向做旋转运动。
《石室秘录》云:“摩法不宜急、不宜缓、不宜轻、不宜重,以中和之意施之。”说明摩法就是用手拇指面,或手掌面,或食、中、无名指指面,或掌指关节部分,附着于体表一定部位上,通过腕关节连同前臂做环形的有节律的屈伸、外旋施以柔软的往返抚摩。《医宗金鉴》云:“摩者,谓徐徐揉摩也。”
摩法一般分为指摩法和掌摩法两种。
(1)指摩法:就是以拇指或食、中、无名指指面,紧贴在施术部位上,屈腕约160°,手掌抬起,四指并拢着力,肩、肘关节协同于着力面,按顺、逆时针方向做旋转摩擦运动。
(2)掌摩法:就是掌面紧贴在施术部位上,以腕稍悬屈和掌与前臂微屈,手指自然伸直。指掌着力部必须随着腕关节带动前臂做环旋摩动。环旋速度120次/分钟。
操作要领:
术者取坐位,在体表上施术,每次要坚持15~20分钟,摩后患者肌肉深层应产生舒服感,且无不良反应。施术时要注意肘关节微屈、腕部放松、指掌自然伸直,着力部位要随着腕关节连同前臂做盘旋活动,用力自然,着力大小应以患者感觉有一定压力为宜。
1、肩颈部放松,指摩法时腕关节保持一定紧张度,掌摩法时则腕部要放松。
2、摩动的速度、压力要均匀,一般指摩法宜稍轻快,掌摩法力度稍重、速度稍缓。
3、其中对环摩而言,顺时针为补法,逆时针为泻法。如积食等实证宜用泻法。
本法具有调理脾胃、理气和中、消积导滞、调和气血、散瘀消肿等作用。
摩腹部,有通便、止泻、健脾、消食等作用,用于治疗中焦虚寒、脘腹胀满、肠鸣、腹痛、脘腹冷痛、食积、便秘、腹泻、胀痛;摩胸部,有宽胸理气、疏肝解郁等作用,用于治疗胸闷气滞、胁肋胀痛、厥心痛、肺气肿、胸胁碰伤;摩关节,有消肿止痛、祛风胜湿等作用,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、滑膜炎、骨关节炎等病症。本法刺激轻柔、缓和,是按摩胸腹、胁肋部的常用手法。
根据患者身体状况,虚则补之,用缓摩法。急证多为实证,实则泻之,用泻法。快速顺时针方向摩运,可通调胃肠积滞,具有泻热通便作用;逆时针方向摩运,则能温中止泻,具有温补下元(小腹)的作用。
4、揉法
适用于全身各部施术。可用于治疗头痛、眩晕、失眠、面瘫、脘腹痛、胸闷胁痛和便秘、泄泻等肠胃疾患以及腰背、四肢、软组织损伤等病症。
揉法是常用的基本手法之一。《厘正按摩要术》云:“揉以和之。揉法以手腕转回还,宜轻宜缓,绕于其上也。是从摩法生出者,可以和气血,可以活经络,而脏腑无闭塞之虑矣。”揉捻法是用手掌大鱼际、掌根部或手指罗纹面部分,附着于一定的体表部位或穴位上,做轻柔缓和的回旋揉动。
根据施术时着力部不同,又有指揉法、大鱼际揉法、掌揉法、肘尖揉法之分。
基本手法:
⑴指揉法:以指端着力于穴位做环旋揉动,用于全身各部位。
⑵掌揉法:以掌着力于穴位做环旋揉动,用于腰背、腹部。
⑶鱼际揉法:以大鱼际着力于穴位做环旋揉动,用于面部。
操作要领:
⑴以肢体近端带动远端做小幅度的环旋揉动,如前臂带动腕、掌做掌揉法。
⑵着力部位要吸定穴位,带动深层组织。
⑶压力均匀,动作协调有节律。
揉法施术时,要注意手腕放松以腕关节连同前臂一起做回旋揉动(使之表皮与内层的软组织之间产生轻柔缓和的内摩擦),腕部活动幅度可逐步扩大,压力要轻柔,一般速度为120~160次/分钟。整个动作贵在柔和,揉转的幅度由小而大,用力由轻渐重。术者的手要紧贴在操作部位上,不得在皮肤表面摩擦与滑动。切不可用蛮劲、强手法施术。
揉法具有调和气血、宽胸理气、消积导滞、疏经活络、温经散寒、活血化瘀、理筋松肌、消肿止痛,促进血液循环、淋巴通畅之功效。
5、推法
适用部位:全身各部位。指推法适用头面、颈项、手和足部,掌推法适用于胸腹部、腰背和四肢部,肘推法适用于背腰部脊柱两侧。
基本手法:
⑴掌推法:用掌着力于一定部位,进行单方向直线推动,用于背、胸腹、下肢部。
⑵指推法:用指着力于一定部位,进行单方向直线推动,用于肌腱部。
⑶拇指分推法:以两手拇指的桡侧置于前额,自前额正中线向两旁分推。
操作要领:
⑴着力部位紧贴皮肤,压力适中,做到轻而不浮,重而不滞。
⑵推时手指在前,掌根在后。
⑶速度均匀。
6、擦法:
可用于全身各部位,其中擦胸背、腹部可产生较缓和的热效应;擦腰骶部、夹脊及骶棘肌,可产生较为集中的高热效应;擦四肢部,可产生中等温热作用。可用于治疗腰背酸痛、肢体麻木、风湿痹痛、慢性劳损、软组织损伤、肌筋膜炎、胃脘胀痛、颈项酸痛、落枕、外感头痛等病症。
擦法亦是基本手法之一。以手掌面、大鱼际或小鱼际部分着力于一定部位上,做前后或左右的直线来回摩擦,使之产生一定的热度。一般分掌擦法、鱼际擦法、侧擦法。
基本手法:
(1)掌擦法:前臂内侧与治疗部位相对,腕、掌与五指伸直,以全掌附着在施术部位上,常用于肩背、胸腹等部位,以治疗呼吸道、消化道疾患以及体虚乏力等症。
(2)鱼际擦法:前臂取旋前位,掌面朝下,拇指与第一掌骨内收,以隆起的大鱼际着力。常用于四肢部,以治疗四肢伤筋、软组织肿痛及关节不利。
(3)侧擦法:前臂取中立位,腕、掌与手指用力伸直,五指并拢,以小鱼际着力。常用于肩背、腰骶及下肢等部,以治疗腰背风湿痹痛、筋脉拘急以及脾肾阳虚等。
操作要领:
(1)术者多取站势,沉肩、垂肘。本法动作幅度要大,推擦部距离尽量拉长。开始擦时稍慢,后稍快,以局部发热为度。操作次数不宜太多,时间不宜过长,一般以推擦10次为宜。
(2)擦法操作时腕关节要伸直,使前臂与手接近相平,手自然伸开,着力部分要紧贴皮肤,但不能硬用压力,以免损伤皮肤(可涂适量润滑剂),擦法操作完成后不可再在所擦处使用其它手法,以免造成破皮;
(3)只擦皮肤,不可带动深层组织。擦时应直线往返,用力要稳,动作要均匀连续,一般速度为100~120次/分钟。
本法具有活血祛瘀、消肿止痛、温经通络、调和气血、祛风散寒、舒展肌筋、滑利关节、健脾和胃、行气活血、软化瘢痕等作用。刺激柔和、温热,功用甚多。
7、捏法:
多用于脊椎部、背部膀胱经、督脉。
基本手法
⑴三指捏法:两手腕关节略背伸,拇指横抵于皮肤,食中两指置于拇指前方的皮肤处,以三指捏拿皮肤,两手边捏边交替前进。
⑵二指捏法:两手腕关节略尺偏,食指中节桡侧横抵于皮肤,拇指置于食指前方的皮肤处,以拇指、食指捏拿皮肤,边捏边交替前进。
操作要领
⑴沿直线捏,不要歪斜。
⑵捏拿肌肤松紧要适宜。
8、打法(叩击法):
适用于胸部、腹部、上肢部、下肢部、腰部、骶部、臀部
基本手法
打法,又称为叩击法,是用手掌或手指交替击打身体部位的按摩方法。常用的手法有中指(五指)叩点法、侧掌切击法、平掌拍击法、横拳叩击法和竖拳叩击法等。
操作要领
1.打法手劲要轻重有准,柔软而灵活。
2.用力轻、快、稳,而且要均匀,双手可交替进行。
这篇穴位知识《自我按摩疗法的8种基本常用手法》,目前已阅读次,本文来源于人体穴位网,在2021-10-25 00:00发布,该文旨在普及中医穴位知识,如若刺灸等相关操作请咨询当地医师。